海安市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探索建立“党委主责、支部主抓、党员主体”工作机制,全方位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激励担当作为,推动机关党员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紧盯“主责”强“履责”。召开市级机关党的建设暨部门党组(党委)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工作推进会,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列为党组(党委)理论学习“必修课”,压紧压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链。分类制定党组(党委)、机关党委、党总支、党支部抓支部、管党员责任清单,明晰发展党员、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方面目标要求、责任分工,形成主体明确、职责清晰、有机协同的工作体系。树牢问题导向,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把“书记项目”作为党组(党委)书记一把手工程,着力谋划解决党员队伍建设中管理不严、监督不够、作用发挥不强等中梗阻。建立“月督查、季观摩、半年调研”制度,对党员教育管理情况“全面体检”,将督查情况作为年底考核、评先评优重要依据,形成倒逼机制。
锚定“主抓”促“会抓”。举办党组织书记培训班,邀请上级领导、专家学者围绕党员教育管理传经送宝、答疑释惑,组织赴苏州市吴江区寻策问道、拓宽视野,以“头雁领飞”带动“群雁齐飞”。制定出台《建设“四强”党支部 深化模范机关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党支部抓党员教育管理任务清单,树牢“抓支部,支部抓”的鲜明导向。召开“四强”党支部建设观摩推进会,实地参观党性教育阵地,集中交流党员管理经验案例,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提升。突出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功能,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5·10”思廉日等特殊时点,制发主题鲜明的党日活动建议方案,充分挖掘本地教育资源,形成示范教学路线,定期“四不两直”督查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情况,推动各支部高标准开展组织生活、高质量加强党员教育。开展“机关先锋”培树工程,集中展示各支部抓队伍、强作风的优秀经验,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把握“主体”优“个体”。一季一主题举办“青思大讲堂”,围绕党纪学习教育、党务知识、公文写作等举办专题讲座,为青年党员充电赋能。认真落实市级机关纪检监察工作要点,紧盯权力资源集中、廉政风险较高的岗位开展监督,把党内法规落实情况纳入督查、考核、评议内容,筑牢党员思想防线。推进党建联建共建,组织33对市级机关部门与驻海单位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先后领办“政务服务进园区”“公路医生进乡村”等200余件实事项目,为机关党员推动发展、服务民生提供载体平台、汇聚资源力量。做实平急转换,建立“党旗飘一线,堡垒筑在前”应急处突协同机制,30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扫雪除冰保畅、“九小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等大战大考一线,树立先锋形象。实施发展党员履职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发展对象“择优遴选”机制,联合纪委、公安等部门开展发展党员“三审”,从源头保证机关党员队伍“水清质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