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税务局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引领,聚焦基层基础、坚持微改微创,选取党支部“小切口”,构建“四强筑基、四融支撑、四责聚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制,打通系统党建“毛细血管”,激活党组织“神经末梢”,将党建与业务“两张皮”拧成“一股劲”。各地形成了党务业务“双带头人”机制、“三二一”融合工作法、“壹和力”党建品牌等特色做法,“重点工作靠党建引领”“工作难题靠党建突破”日益成为党员干部的共识。
一、锻造“四强”战斗堡垒,筑牢党建与业务融合根基。把“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为融合基础,着力建设“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一是持续增强政治功能。常态化开展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创新省市县三级“联席联学联建”机制和“述学评学用学”机制,带领全系统2000多个基层党支部开展“1+1+8+N”主题党日活动8149次、支部书记讲党课2422次。组织“述、比、评”现场评审,表扬10个“县级税务局政治机关建设示范单位”和20个“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对县级局政治机关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跟踪问效。二是建优建强支部班子。实施“支部书记项目”,构建“年初立项、月报进度、季度点评、年终考核”工作闭环,推动支部书记担当党建和业务“双带头人”。突出抓好纪检委员队伍建设,制发正式文件明确纪检委员工作责任、细化监督要点、规范监督方式,实行“纪检委员履责时间”讲、学、研、查、督“五步法”,建立健全醒责督责、述职考核等配套机制,有效发挥“探头”“前哨”作用。三是锻造锻强党员队伍。探索党员积分制管理,围绕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岗位职责、加强纪律作风等基本要求,设立党员“日常表现”积分指标,积分情况与个人绩效、评优评先相挂钩。强化对党员政治素质、能力本领、工作作风的全面管理。四是发挥坚强堡垒作用。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关党支部以“四能四不要”为原则统筹部署工作,切实为基层减负。基层党支部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融入生态好、环境好、作风好、局面好、风气好的“五好”特色,首批建成124个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分局、办税服务厅),党员在服务热线投诉处理、行政复议诉讼前置沟通化解、社保费劳资双方争议处置等方面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问题在支部解决,做到矛盾不上交。
二、健全“四融”工作机制,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支撑。注重将融合实践上升为制度,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明确5个方面15项具体举措,推动理念融合、组织融合、路径融合、成果融合“四融”步步深入。一是筑牢自觉融合的理念。每年7月,组织党支部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党支部集体重温一次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党支部书记围绕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讲一次党课,党员围绕“‘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责任’是为党工作”开展一次交流研讨。让党员意识、党性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将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彻到支部工作全过程和税收事业发展各方面。二是建强紧密融合的组织。大力弘扬“支部建在连上”,推动“支部建在科股上”。要求正式党员在3人以上的部门,原则上以部门为单位成立党支部,不足3人的,按照地域相邻、业务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经过调整,系统党支部数量增长21%,责任压力传导更加顺畅,党建与业务“两抓两促”效应更加凸显。扎实深入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系统党支部实现100%达标。进一步加强对临时党支部设立、日常组织生活、撤销的“全周期管理”,做到税收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设置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三是把握精准融合的路径。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指引的江苏路径。其中,全省稽查条线积极探索一体化稽查党组织建设,在各检查小组成立临时党支部,打造“忠勇智服廉”党员干部队伍,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稽查案件查办上。四是做实激励融合的保障。积极推进党支部考核与部门绩效考核相贯通,将部门绩效量化计入支部书记述职评议成绩;与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相贯通,对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实施差异化评价。发挥考核结果的导向作用,完善党员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应当征求所在党支部、机关党委意见建议机制。
三、构建“四责”履责体系,汇聚党建与业务融合合力。进一步厘清职责分工,构建工作闭环,营造“党委扛责、机关党委督责、支部履责、党员尽责”的“四责”各负其责、齐抓共促的良好局面。一是党委委员当好“第一书记”主动扛责。推动党委班子成员在分管领域党支部,特别是在工作任务较为繁重或党建基础较为薄弱的基层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代表党委发挥“上达下联”的指导作用,通过“六个一”开展“下沉式”指导,强化示范引领、督促检查,带动和促进党员围绕中心担当作为、立足职能发挥作用。二是机关党委做好“第一助手”靠前督责。强化党建任务与税收工作统筹,根据“第一议题”“第一主题”内容、税收重点工作进度、党委会议定事项等,按月下发支部工作清单,明确重点任务、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确保支部干有方向、干有路径、干有效果。建立“巡学旁听”机制,机关党委委员分片联络督导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现场点评总结,每年实现一轮全覆盖。三是党支部把握“第一主题”认真履责。创新“1+1+8+N”主题党日形式,把开展主题党日与本部门本条线中心工作相结合。用实用细民主议事制度,坚持重点业务工作、重要业务事项、重大业务分工提交支委会、党员大会审议,以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强化议定事项跟踪问效。落实落细谈心谈话制度,建立问题建议闭环管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党员、干部反映的困难、意见、建议。四是党员牢记“第一身份”实干尽责。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推动党员在税费政策落实、发票电子化改革、社保费“统模式”改革、“三个中心”建设等“急难险重新”任务中走在前、作表率。2023年,在全体党支部提质赋能和党员砥砺奋进中,全省减税规模、出口退税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成绩排名全国第三;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三八红旗集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