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调研,要求江苏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镇江身处苏南地区,提出要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展现镇江站位、镇江担当、镇江作为。这座因江得名、依江而兴的千年古城,坐拥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十字黄金水道”,拥有江苏最长的293公里长江岸线、最长的108公里主航道,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交会叠加的重要节点城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镇江考察时,殷切寄语“镇江很有前途”。
镇江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坚持把总书记对江苏、镇江工作的重要指示一体学习领悟、融会贯通落实,以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全力以赴保安全、促发展、强队伍、树品牌,为驻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贡献边检智慧和力量。
以优质服务换取“真满意”口碑
人证对照、行李物品检查、加盖验讫章……1月8日,镇江口岸联检服务中心大厅内,利比里亚籍“国梅”轮上的9名中国籍船员正有序换班。
当天是“乙类乙管”实施首日,该站全面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优化移民管理政策系列措施,及时调整优化勤务安排,加强代理公司业务培训,开展新政策宣讲解读,确保“乙类乙管”后口岸通关安全高效。
“不到半小时就办完全部手续,也不用隔离,一点儿不耽误回家过年!”换班船员杨义明说。
“乙类乙管”以来,镇江口岸出入境流量快速回升。上半年,出入境(港)船舶和人员分别同比增长33.2%、37.7%,折射出外贸经济复苏向好的趋势。
作为直接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执法力量,该站坚持把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部署开展“镇合意”边检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推动口岸通关和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放管服”改革红利持续释放,集中推出便捷通关、优先验放、快速办证、专班服务、24小时热线“五项承诺”和一般业务网上办、特殊业务预约办、批量业务错峰办、紧急业务绿色通道办“四办”便民服务措施,高效保障确保船舶到港“零等待”、靠港“即装卸”、离港“零延时”,以“镇合意”的服务换取“真满意”的口碑。
“近几年,边检部门的优质服务为我们缩减时间成本、保障船舶正常作业提供了极大帮助。”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平感慨万千,上半年,镇江港国际航行船舶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286.2万吨,同比增长40%。“镇江边检站提供了一份精准的数据分析报告以及高质量的工作建议报告,所提建议符合方向,符合镇江实际。”7月21日,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在该站呈送的2023年上半年出入境数据分析报告上批示。
有为才有位。今年以来,该站先后获评省、市文明单位,连续3年荣获镇江市垂直管理部门“优质服务奖”,边检服务窗口获评镇江市级“巾帼文明岗”称号,1个团支部获评“镇江市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民警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累计获赠锦旗4面、感谢信8封,“镇合意”边检服务品牌越发闪亮。
以勤务改革助力口岸智能化管控
“呼叫中储粮警务室民警,请速赶往中储粮码头一号泊位……”7月4日10时,该站执勤一队勤务指挥室值班民警程天驰,在开展日常视频巡查时发现,停靠在中储粮码头一号泊位的马绍尔群岛籍“民益赫拉”轮有驳船进行搭靠作业,但无法获取该驳船应答信息,遂通知中储粮警务室民警前去核查。
收到通知钟后,民警陈飞带队赶到一号泊位。经检查,该驳船未开启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勤务指挥室立即将情况上报指挥中心,并向海事部门进行通报。经联合调查取证,海事部门认定该驳船关闭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系违法违规行为,对其立案处罚。上述事件的高效处置,是该站勤务改革成效的一次有力验证。
镇江口岸点多线长,23座对外开放码头、53个泊位,从东到西绵延130余公里,管理难度较大。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港口规模不断壮大,出入境流量持续增加,加之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发展态势、科技手段也都发生着深刻变革,传统的勤务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移民管理工作现代化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才能在维护国家安全、口岸稳定上走在前?
改革创新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该站党委大力推动边检勤务改革,实现港口管理模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深度转变。
在机关层面,从建强“大脑”入手,推行“边检处+整建制执勤队”的“处指队”融合运行模式,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后台核查专班,对出入境船舶进行动态风险评估,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分层分级科学精准调动警力,不断提升用警效能,积极构建实战型指挥平台。
在基层执勤队,对勤务值班室、监控指挥室进行全面整合,规范建设具备视频巡逻、勤务指挥、数据研判、执法监督、桌面推演等功能的勤务指挥室。
在码头一线,借鉴“枫桥经验”,按照警情处置时限要求,设置7个边检警务室,打造集事件处置、政策宣讲、疫情防控、信息调研、走访帮扶为一体的“15分钟警务服务圈”,有效提升一线见警率。
“依托站级指挥中心—执勤队勤务指挥室—驻企警务室三级平台,我们初步构建起覆盖全面、集约高效、响应迅速、扁平指挥的实战指挥体系,实现了对口岸违法违规行为的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该站边检处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该站发现国际航行船舶涉嫌擅自出境违法行为2起,拦阻涉赌诈和法定不准出境人员2名,查获船员携带有害政治宣传品、禁止入境物品等违法违规事件15起21人次,开通“紧急通道”救助受伤船员20人次。
技术革新是该站勤务改革的另一场重头戏。
“现在上下外轮,无须再像以前一样携带纸质或卡片式登轮证,只需‘扫脸’即可通关,很方便。”9月30日上午,随着一声“核验成功,请通行”的语音提示,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安全主管许建明不到三秒钟,就完成登轮通关查验。
这是该站架设在外轮悬梯下的梯口智能精准管控系统应用场景。该系统集“人脸识别、证件读取、客流统计、无线图传”等功能于一体,可以实时向后台传输现场采集信息,能够实现对上下外轮人员的“全时段、精准化”管理。
“当有人故意避开仪器非法登轮或者核验不成功时,系统就会发出警告,后台同时报警,在附近巡查或警务室民警就会立即赶到现场处置。”该站执勤四队政治教导员吕世民介绍,该站大力推进科技信息系统应用,推动边检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升级。
7月14日上午,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建洋到江苏边检总站调研时,视频连线该站演示边检系统综合应用暨智慧管控情况,对该站“科技管港”创新做法给予高度肯定。
以合作共建探索共享发展新路径
“这是我们第一次通过数据分析研判破获的偷越国(边)境案件,也是我们站局合作的重要成果。”8月3日,该站联合镇江市公安局京口分局,通过对镇江籍居民前往涉赌诈国家出入境数据的分析研判,共同查处一起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件,打掉一个组织当地居民偷渡境外从事涉赌诈活动团伙,查处“蛇头”1名、涉案人员18名。
今年以来,该站不断强化“边检+出入境+N”联合执法协作机制,与地市、区两级出入境管理部门建立交流合作渠道,签订警务战略合作协议,加强资源共享、线索移交、联合办案,持续在“獴猎”、跨境违法犯罪打击治理、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上发力。年内,双方共同研判数据3.8万余条,挖掘指向性线索12条,发现重点关注对象8名,建立数据分析模型2个,查处“三非”违法犯罪案件6起30人次。
9月14日,宽阔的长江水面上,3艘执法船艇鱼贯而行,穿梭在靠泊轮船之间。该站联合长航公安局镇江分局、镇江海关缉私分局、镇江海事局等单位,在“宁镇扬”长江交界水域开展“护航水上安全 共迎亚运盛会”联合巡航行动。
在与出入境部门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该站进一步明确“多警种联合、多方面参与、全维度协作”的工作思路,先后与反恐、国安、海关、海事、长航公安等多家职能部门签署执法合作协议,并推动建立镇江口岸跨部门协同信用监管体系,着力构建从“共治”到“共赢”的多方共管格局。
“不仅如此,组织关系属地化以来,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内外联动,积极在更多领域与更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该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先后与镇江市行政服务中心、民政局、妇联等14家单位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积极构建“警地党建共同体”。
积极借助镇江历史文化名城、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镇江市委党校、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建立党校、高校、警校“三校联动”教育协作机制,实施全警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今年以来,25名民警取得中高级警务数据分析师资格,17名民警考取档案管理、财务管理、船艇驾驶、政府采购等各类职业资格,13名民警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函授学历。
推动支部书记、民警骨干纳入镇江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工委统一培训范畴,联合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搭建青年民警婚恋交友平台,走进共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成立边检专家顾问团……边检“朋友圈”越来越壮大,共建共享共赢之路越走越宽。
江水奔涌,奋楫者进。新时代新征程,镇江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牢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切实用服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第二批主题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