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浇灌希望的种子——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杨婷支教纪实

日期: 来源:南京海关机关党委 编辑: 李宁
分享到:

杨婷,是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的一名副科长,一个10岁孩子的妈妈,如今,她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海关支教老师。早在进海关前,她就有三年的三尺讲台经历,这也是她心中温暖明媚的回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自2016年9月起,海关总署从全国海关遴选支教志愿者赴河南鲁山、卢氏县山区中小学承担教学及心理咨询与辅导等任务,走出了一条“志智”双扶的海关支教之路。

“我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同时也实现自己的教育梦。”今年,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杨婷郑重报名并如愿入选。初到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第二小学,杨婷感叹于学校发展之快,设施越来越新,在校学生近3000人,杨婷承担了四、五两个年级共18个班九百多名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和一个50人的京剧社团课。

心理辅导并肩耐岁寒

每一次心理健康课,杨婷都会设计一个主题:我的“自画像”、感受创意的美妙、“我的情绪我做主”等,通过冥想、画画、游戏、现场体验等形式,同学们第一次感受到可以和自己内心有这么深的连接,有的同学在课上默默留下眼泪,有的下课铃响还拉着杨婷倾诉自己的困惑和苦闷,还有的在课后找到杨婷,杨婷就利用休息时间在心育室用沙盘等方式帮助他们。每次杨婷走进教室,同学们会欢呼鼓掌,杨婷知道这是他们内心的渴望,他们需要体验放松,需要被看见、被聆听、被理解、被支持。

卢氏二小六年级都是住校生,针对高年级女生有些不好意思说的“小烦恼”,杨婷为她们开设了一堂题为“我是小小少女——青春期女孩主题讲座”,共有约250名学生参与,讲座后孩子们纷纷递来小纸条,分享内心的小秘密。通过班主任老师,杨婷也接触到失去亲人、单亲和留守的孩子,他们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自卑、厌学、人际交往困难等现象。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杨婷定期和他们约谈,建立心理档案,赠送相关书籍,并和家长面谈,联合任课老师一起给予孩子更多关爱,从学业支持和班级温暖上下功夫,目前这些孩子们都能正常上课。杨婷说:“我是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和老师家长们在一起,守护一棵棵小树苗,和他们并肩耐岁寒,帮助孩子们长成苍天大树。”

0907杨婷1.jpg

京韵京腔传承国粹经典

今年,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河南洛阳的牡丹节前不久也迎来了数千万游客,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自本学期开始,卢氏二小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印记和世界眼光、全面发展的益文少年”,准备打造“京韵流芳”京剧文化特色课程,让京腔京韵为学生树中国根、驻中华魂,让学生在京味浓厚的校园文化中接受京剧熏陶。

河南省卢氏县的娃娃们听着豫剧长大,对京剧也充满了兴趣。杨婷为学生们组织了一个京剧社团班,从经典剧目的知识典故到声情并茂的演唱念白,小小舞台上的孩子们唱起京剧一板一眼,扮相精气神十足。孩子们告诉杨婷:“《卖水》《红灯记》真好听!学会了还知道好多故事呢!”

0907杨婷3.jpg

“金关课堂”赋能县乡教学

“海关支教心连心,教育帮扶显真情,‘金关课堂’为科技建校助力,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表示感谢!”杜校长说。“推进教育数字化”已经写进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根据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学校电脑应按学生人数的10%进行配比,学生人数激增导致教学设施配套不足,给教学实施带来了切实困难。了解到相关情况,南京海关及下属金陵海关积极筹措,争取教育资源,支持学校配备设施建设“金关课堂”。与此同时,金陵海关的关员们通过视频连线,为卢氏二小师生带来了“多样的生物——守护国门生物安全”的线上云课堂,生动的图文、视频介绍和有趣的互动,让同学们了解到:什么是有害生物,什么是入侵物种,为保护国门生物安全日常可以做些什么等。“金关课堂”助力县乡“互联网+教育”,不仅提供硬件支持,而且连接起知识和情感的双向通道,成为帮助孩子们看世界的一个门、追逐梦想的一扇窗。

0907杨婷2.jpg

2017年以来,金陵海关先后选派4名关员奔赴山区支教,帮助支教学校修建浴室、爱心助学亭,改善教室照明,设立助学金,捐赠教学器材。这些标有“中国海关”字样的捐赠物品,见证了一代代海关人从初心、本心出发,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海关为人民”宗旨,为海关支教事业和教育强国战略添砖加瓦,他们的故事正激励着更多的海关人点亮希望的火种,汇聚成光明的灯盏,照亮山区学生的求学前路。(杨婷、周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