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贯彻“重实践”要求,推进以学促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7月25日、26日,省委省级机关工委干部处党支部、省直机关工会党支部赴滨海县、如皋市联合开展“深化主题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
座谈会:在滨海县,干部处党支部、省直机关工会党支部的同志与省委驻滨海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临时党支部的同志一起,围绕深化主题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相互学习、座谈交流。工委干部处支部党员胡博介绍了挂职滨海县八滩镇党委副书记、东进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收获和体会。他表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帮促工作队员,一定要把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走在前”和“四个新”的重大要求,牢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持人民至上、心系群众,克服困难、扎实工作,把富民强村的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不辜负党组织的重托和老百姓的期望。
宋公堤:1939年8月,滨海境内发生特大海啸,1941年由抗日民主政权阜宁县县长宋乃德主持修建了全长45公里的捍海大堤,有效抗击了海啸海难,被称为“宋公堤”。宋公堤修筑过程中不用民众负担,发行公债以盐税作抵,用新滩盐场收益兑付海堤公债,为民减负、功绩至伟。“宋公堤”彰显了义无反顾的担当精神和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成为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典范。省直机关工会支部党员刘猛表示,感悟宋公修堤精神,追思宋公为民情怀,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启示,“宋公堤”既像一座灯塔,引领着我们奋楫远航;又像一首战歌,鼓舞着我们勇毅前行。
红十四军纪念馆: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如皋成立,主力很快发展到近2000人,赤卫队数万人,成为当时江苏境内唯一的正规红军。红十四军深入开展游击战争,虽然在敌强我弱条件下最后失败了,但给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以沉重的打击。走进红十四军纪念馆,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同志们仔细听看、认真思考,沉浸在红色历史长河之中,被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深深感染。驻村第一书记曹春晓表示,如皋是红十四军热血战斗的地方,如皋人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能够投身如皋乡村振兴建设是难得的机会,自己一定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养成狠抓落实的好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和实践锻炼,为建设农业强省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