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行动队惠企为民如皋行活动中,省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党支部、如皋市检察院机关党委与如皋市搬经镇芹界村党总支三方结对共建。芹界村位于如皋西大门,与泰兴、海安两地交界,社情民意复杂,基层治理挑战大,通过党组织的结对共建,可以更好地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建设。第一检察部党支部牵头发挥检察机关法治力量,三方以“三三三”模式共建共促,基层治理不再是一方“单打独斗”,而是三方联动发力,打出基层治理“组合拳”,开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发挥“三个作用”,坚持“一盘棋”谋划。以党建引领、科学谋划和务实推进为总抓手,将法治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一是发挥统筹定向作用。共建三方通过多方研究会商,共同制定了《结对共建协议》并举行签约仪式,明确以“标准化+个性化”8项共建举措为共建内容,以打造“六无”(无黑恶势力、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邪教、无重大环境污染、无侵害妇女儿童权益、无越级上访)村居为目标,让共建的形式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措施更加务实。二是发挥推动落实作用。第一检察部党支部书记、主任柳慧敏等一行先后至如皋实地走访调研3次,共建三方通过网上网下开展座谈研讨5次。每月列工作计划会商交流,每季度进行一次回头看,围绕芹界村在基层党建、村居发展、社会需求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发力。三是发挥凝心聚力作用。共建三方先后开展共学党的新思想、共同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共学先进发展经验、共谈心得体会等活动共计6次,第一检察部党支部组织委员、副主任钱诚开设“空中党课”,共学党史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夯实战斗堡垒,凝聚发展合力。
(二)推动“三项建设”,落实“一体化”发展。以政策落实、资金支持和法治氛围打造为发力点,为村居平安法治建设保驾护航。一是推动村居发展建设。第一检察部指导如皋市检察院与芹界村完善村居治理机制,深化积分制管理。共建三方通过实地走访在村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需求,对接镇区部门,为村居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二是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在芹界村党群服务中心东侧打造10余米长的党建宣传阵地,在西侧打造20余米长、内容涵盖国家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妇女权益维护等主题的法治宣传长廊;在如泰运河文化党建·廉政·芹界德法主题公园专设三方共建法治宣传栏;制作普法视频7个,通过“廊”、“园”、“视频”三个方面充分发挥党建、法治文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三是推动网格驿站建设。检察机关提供建设资金5万元用于芹界村第一网格驿站建设,捐出法治书籍200册、检察宣传手办3个,满足村居治理工作需求。
(三)聚焦“三个重点”,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基层治理的难题难案、人民群众关切的痛点堵点为突破口,发挥检察职能优势,提升办实事的力度和温度。一是聚焦基层治理。在第一检察部指导下,如皋市检察院创新融合线上线下两条渠道,推出“检察为民e站”项目,在共建的芹界村设置全市首家“检察为民e站”村居联系点,有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收集和处理各类诉求,推动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二是聚焦普法宣传。共建三方在搬经镇开展全市首次“护航现代化、建功新征程”讲百案、进千企、访万家法治宣传启动仪式,与芹界村联动开展各类普法宣传8次、公开听证3次、公开庭审1次,通过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让群众获取法律知识。三是聚焦志愿服务。检察机关积极组织参加村居组织的弱势群体救助、困难家庭帮扶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救助款物合计三千余元。
近一年的时间里,三方不断丰富结对共建形式、打造共建亮点,成效显著。省检察院第一检察部荣获省级机关模范机关建设先进单位,1案例获评模范机关建设优秀案例;如皋市检察院蝉联全省“五好”基层检察院、南通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融合党建相关做法被江苏卫视宣传推介;搬经镇芹界村有效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建成网格服务驿站,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方共建工作情况被《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