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中市委市级机关工委依托市效能办设立在工委的优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疫情防控、营商环境、文明创建和民生诉求,为推动全市作风持续好转、效能持续优化,为打造最好营商环境、最佳人居环境、最优政务环境,为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扬中新实践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强基固本提素质,监督考核促整改
1.优化考核体系。将作风效能建设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总体部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党建考核,占比6%。市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效能办共同研究制定《2022年度扬中市级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考核细则》,设置依法履职、服务态度、服务效能、清正廉洁等方面考核内容,考核主体部门14家,具体考核事项27个,采用扣分制,总分不超过6分。各考核主体部门运用督导检查、投诉核查、明查暗访、现场鉴定、考核评价等方式实施考核,市效能办定期汇总考核情况,年底上报市考核办。
2.凝聚监督合力。一方面,厚植监督员监督素养。表彰优秀监督员和优秀监督员小组,浓厚“比学赶超”的监督工作氛围。制定《优秀监督员小组评比细则》,提升作风效能监督组工作活力。开展“我为效能把一脉”之“争做行家里手”监督报告评比活动,提升监督效能。开展监督员小组工作交流会,交流监督心得经验。另一方面,构建共抓互融的工作格局。加强了与成员单位间的工作联动,与市委办、市政府办协查重要会议、活动,严格会议制度;与卫健委联合开展无烟党政机关创建专项督导,营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公共办公环境;协同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办公用房,公共节能,公务用车专项检查,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
3.铆紧责任链条。一是定期社会评议。全年开展社会评议收集意见建议52条,梳理、合并意见建议和具体问题31条,涉及部门16家。所有意见建议及问题在今年初以反馈函形式反馈,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认真抓好问题整改和建议答复,书面回复处理情况。二是常态协同监管。效能办每月菜单式布置具体工作任务,十个监督组相对分工联系镇(街、区)、市级机关部门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协同联系单位推进作风效能建设。三是集中明查暗访。全年抽调人员开展集中明查暗访4次,印发《督查通报》4期,下发《作风效能问题反馈函》42份。
二、同心协力谋发展,国之大者显担当
1.全力投身疫情防控。一是组织协调志愿服务。去年3月29日扬中出现疫情,效能办配合组建市级机关50多支共3119人的志愿者队伍,参与封控区管控、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重点对象管理、交通及小区卡口查验等防疫一线工作。保障志愿者自身安全,先后分发21000余套志愿者防疫物资。二是从严从紧压实责任。联合市纪委监委在疫情防控卡口,督查人员清明期间利用疫情防控志愿者证离开管控区前往乡下祭祖情况,压实工作纪律。督查核酸检测采样点疫情防控志愿者到岗到位、在岗履职情况,推动志愿者履职尽责。三是不遗余力助力发展。复工复产期间,明查了解相关牵头部门对重点公共场所和单位的监管情况及成效,暗访部分单位及其对外服务窗口疫情防控各项制度要求落实情况,确保各地各部门抓防控谋发展,推动经济运行重回正轨。
2.极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深入贯彻全市产业强市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7月下旬,在扬中影剧院广场,开展了“市县联动聚合力,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暨市级机关“送政策、纾企困、解民忧”现场活动,现场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后期进行调查了解,并对相关单位处理情况进行了实地查看,跟踪督办。苦练内功,增强本领是改进作风的必然要求,也是为营商环境优化提供的能力素质保障。8月中旬,依据《扬中市赋予(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清单》,通过模拟具体事项办理,对各镇(街、区)为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进行现场测评,着重了解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业务能力水平以及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的落实情况。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12月,组织开展市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品牌创建工作明查暗访,组织被访单位5名工作人员完成品牌创建问卷调查,随机抽取10名服务对象,开展服务满意度调查。
3.致力创建文明城市。随着创文工作进入“下半场”,相关指标要求更“高”更“严”更“细”,处在创建的关键时期,效能办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让创建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一是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执勤专项督查。组织监督员依据《文明交通常态长效机制备忘录》,对22个执勤路口进行全覆盖明查暗访,着重了解志愿者到岗情况和履职状态,同时暗访机关干部骑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逆行等不文明交通行为。二是开展电动自行车上牌专项督查。组织十个监督员小组,对医院、学校、商场、菜场、车站等60多个点位周边电动自行车上牌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具体情况上报市文明办,由市文明办通报各点位主管单位,督促整改。
4.竭力解决民生诉求。持续关注12345热线、政风行风热线、扬中热线等平台上群众反映的问题,对部分进行调查了解,实地查看相关单位处理情况,强化跟踪督办。参加12345疑难工单交办会,监督领办情况,杜绝推诿扯皮,推动相关镇(街、区)、部门根据“最相关”原则领办工单。由85名作风效能监督员与全市村(社区)构建起“一员联一村(社区)”监督网格,通过常态化走访问需,收集关于营商环境、生态环境、教育医疗、农村建房、城乡建设、政策落实等方面的作风效能问题和意见建议42条,切实存在的问题直接反馈相关单位,限时整改,抽取部分问题开展专项督查,了解处理情况。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反馈意见建议,着力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守正创新强作为,凝心聚力谱新篇
1.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提升月”活动。9月,组织全市机关开展“第三个作风效能建设提升月”活动,要求完成“四个一”规定举措,即:开展一次深度查摆、组织一次专题党课、选树一批先进典型、谋划一项实践活动。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各单位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建立相应的责任落实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同时部署各监督员小组与分片监督单位联系,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加强活动督促检查。10月,开展专项督查,深入了解活动中举措和成效,绝大多数单位都能严肃此次活动,一以贯之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工作,也有少部分单位未有效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提升月活动。
2.开展“百员联百企”主题活动。19年7月扬中机关工委正式启动“百员联百企”主题活动,首批30名监督员定点联系30家企业,之后逐年分批走访企业70家,依托沟通联系、座谈交流、实景考察、调研核实和反馈帮扶等工作举措,及时发现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共收集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60余条,确为主观问题的,及时与镇(街、区)、机关部门对接,推进实际困难和问题得以解决,因特殊原因确实不能解决的及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3.深化“一员联一村(社区)”监督网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镇江市委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部署要求,结合“一员联一村(社区)”作风效能监督网格,选聘作风效能监督员担任为村级组织减负特约观察员,按照“定格、定员、定岗”原则,构建“扁平化”“网格化”观察员组织体系,遵循“走访问需—归类反馈—跟踪督办—满意回访”工作流程,广泛收集、动态分析增加基层负担问题,通过加强减负成效评议和结果运用,为基层松绑减负、为发展赋能增效。20名特约观察员走访20个行政村,针对18项减负清单,解读指引基层干部完成问卷调查89份,所有情况均已梳理汇总,市委督查室下发《提醒函》,督促全面整改。